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导航菜单
轮播广告


新闻中心
 
文章正文
南沙——英东——写意
作者:管理员    来源:广州市英东中学   发布时间:2011-10-13 11:23:08   

假如你不是广州人,把南沙误作南沙群岛,似乎情有可原。假如你是中国人,你不知道珠江、没听说过虎门,那就莫怪别人嘲笑你没文化了。如果在蒲洲花园你还看不到英东,如同在虎门看不到林公,那只能说:你的眼睛害了心病,已经无药可救了。
  虎门和南沙隔珠江相望,似一对性格不同却友好相处的邻居滨水傍岸而居,鸡犬之声相闻,一叶扁舟往来,一边是繁华商业区,一边是旅居桃源地,相得益彰,互为轩轾。英东偏居南沙一隅,和珠江、大海共一魂灵、同一呼吸。
  应该是一场季节雨过后,珠三角的天空架起了一道靓丽的彩虹。南沙一夜间青衣绿裳,变得眉清目秀、玉树临风。天后娘娘驾临宝地仙宫,蒲洲阆苑奇葩争紫斗红,大角苍山茂林修竹,珠海潮涌春江月明。黄金分割地,土地变黄金:黄金海岸、黄金地段、黄金旺铺------仿佛一夜之间陶菊丛生。南沙家海岸,大厦紧随人的灵感而来,家被人装饰得金碧辉煌贵似皇宫。
  从蒲洲花园隔着一条宽阔的马路望过去,看到一片疏密有致的英皇建筑,都不甚高,主体红白相间,掩映在绿树香花之间,似优雅的骑士徜徉在蓝天白云下,云儿淡淡,人儿悠悠,马儿闲闲。风会在一个不宜喧哗的时段告诉你——这里是——英东中学——虎踞龙蟠地,英才辈出园。
  学校的名字会让你想起一个叱咤风云的名字——霍英东。的确,这里是老人家亲手缔建、赐名、手书校训、传承文明的园地。爱国、 立德 、求知、 务实——八字校训激荡着炎黄后裔的赤子热肠,摘出了华夏文明的作风精髓。
  英东三年,感受着,品味着,理解着,升华着。每天早晨自然醒来,绝不用闹钟的提醒,翠鸟婉转的歌声真是最好的闹铃。晚风轻撩,暗香浮动,沁人心脾,更有虫吟蛙鸣给你哼着眠歌,你没有睡不酣的理由。假如有,一定是你自己不忍睡去——你是一个有雅趣的文人,花尚未入眠,你怎能睡去;你是一个重情义的游子,明月何皎皎,千里一怀抱;你是一个有大志的学子,思谋着远足的规划,勾勒着明日的蓝图。
  英东的感觉是陶渊明的菊花茶——似乎淡了些,却回味无穷:是闹中求静,还是在冷寂中寻求别样的热闹、另一番风情?
  想了解英东,要走出英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人们都懂。向西去,最近的是鹿颈村,再往南,是南横,再往西,是所谓的南沙。村头巷尾的百姓沿袭着村民由来已久的和不自觉转化的习惯,外来的男女则坚守着南腔北调的迥异互同。
  出东南,步幽径,至天后宫。伫立眺望,伶仃洋茫然万顷、风起浪涌,高歌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壮歌,翻动着历史书气壮山河九曲回肠的记忆断章。背靠大角山,对望虎门路,隆隆炮声中、硝烟滚滚中,一个魁伟的身躯以铁锁横江的霸气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地,却又在炮哑烟消的长空发出浩恨叹息。
  面朝大海,四季花开,大江东去,南合流派,蓄积了历史的丰厚底蕴,吞吐着天地间浩然正气。在南沙,感受英东,绝对不是小富即安,绝对不是自私自利,绝对不是孤芳自赏,绝对不是崇洋媚外------一个大海的弄潮儿,经历了千万次的疾风恶浪,血脉里始终有强劲的音符在谱写华章。他的视野是世界,他的视点是中国,他的视线时宽时长,他胸中的境界是母亲海起伏荡漾的波浪潮汐。
  走入英东,我被英东包裹着;走出英东,我被英东牵扯着。感受英东,血脉畅行;品味英东,齿颊香浓;镜中英东,沧海月明;回望英东,娇阳正红!

脚注信息

招生热线:020-84686968 / 34683132

  Copyright  2004-2018 版权所有 广州市英东中学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港前大道南180号 粤ICP备11011937号


自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