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本该一切都是快乐的,包括学习”
风靡全世界的乐高积木,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是玩具界个性、创意、创造力的代名词。人们玩游戏,玩具不再被认为是“玩物丧志”,因为现在玩什么也能玩出花样。
拿着 6 位数稳定年薪的美国人 Nathan 毅然放弃律师的职位,投身乐高的浪潮。最终成为全世界最顶级的「职业乐高积木大师」,全世界只有十几人获此殊荣。
最著名的作品《黄》。
还有奥斯卡乐高小黄人。
这些作品都切实地把乐高的观赏性做到了顶级,而我们民间的玩家则力求实用。因此,为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创造力,英东中学特别设立了乐高课堂——“乐高机器人”。
大家猜猜
他们全神贯注地在电脑前正在做什么?
看惊艳的乐高图?看炫酷的乐高视频?
NO! NO! NO!
他们正对着电脑在比对零件呢!
因为,乐高拼装的第一步
就要找对零件!
一上课,同学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拿着乐高零件摆弄,在戴宝林老师手把手的教学指导下,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创造力。
那一堆堆散乱的积木零件瞬间变身成为一台台超级“赛车”。
吴修哲和李阳天拿着手中成型的四轮车你追我赶,那拥有欢乐感染力的笑容似乎就要溢出屏幕啦。
了解乐高的你,一定知道它的魅力不只在于一个普通的积木这样简单。乐高课堂不仅能训练同学的拼装设计能力,还会借助课堂知识给乐高重新定义。
对于乐高机器人制作,物理原理,电脑编程等知识的掌握缺一不可。同学们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堂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发挥其作用于现实生活实践中。
看,戴老师正在给夏子添、郑至恺讲解乐高机器的运动原理。
戴老师还寓教于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活泼。“看,我不用借助外力,小车也能走,就像遛狗一样”。
周国平曾说过:“生活的质量要素是创造,享受,体验”。
一万个人眼中的世界,有一万种样子。一块小积木在不同人的手中,也能创造出无限可能。
在拼装、搭建和设计乐高时,学生需要不断的去思考,不断去实践自己想象中的作品。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专注力、空间想象力、创新意识等核心素质会得到飞跃性的提升。
在拼装中创造,在创造中收获快乐。
毫无疑问,乐高课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使英东学子在高层次的学习交流中开阔了视野,扎实了知识,在创造中获得思考,在体验中获得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