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难点:对生态平衡、物质循环两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 | 观看生物圈2号的图片、录像,引起学生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思考。 | 播放生物圈2图片,设疑: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的原因跟动物数量少有关吗?动物在自然界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 观看图片,整体感知动物与植物的关系。 根据图片说出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过程中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 展示动物传粉、传播种子的图片 从常见的蜜蜂传粉的图片开始,帮助学生认识动物与植物的关系。 |
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 观看“蝗灾图片”,阅读剪报资料 1、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2、分析资料,展开讨论,互相质疑。
| 过渡:前面图片展示的是动物对植物有利的方面,如果动物数量过多,会对植物造成什么影响呢? 1、展示蝗灾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蝗灾区农民灭蝗。 2、组织学生分析资料,展示生态平衡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并鼓励学生质疑。
|
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 观看、描述、思考、分析,理解物质循环过程。 学生表演小品:叶子化泥的故事 学生分析故事,从中小结出:动物促进物质循环 | 过渡: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态平衡,思考一下,刚才视频中生物圈二号实验中模拟的生态系统为什么不能保持平衡呢?视频中介绍说到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什么是物质循环呢? 1、 展示CAI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循环概念。 2、 播放:分解者分解植物、动物遗体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循环 3、 组织学生分析故事,得出结论 |
四、课堂小结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3、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五、课堂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先讲“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再讲“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讲“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节的难点。此外,这样处理教材的另一个好处是过渡自然,一环扣一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
本节的难点是“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两个抽象概念,突破第一个难点主要使用了图片和分析实例的方法,突破第二个难点主要利用图片分析,动画展示以及小品表演的方法,这两个难点都能得到很好的突破。
这次公开课上,学生都比较害羞,不敢大胆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去,导致课堂气氛不够好,只能靠老师讲述,造成老师讲得过多,学生讨论的时间太少的情况。
此外,“物质循环”的概念讲得太深了,学生难以理解“无机环境”“有机环境”,导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反而不利于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