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增强学生的科学观念。实验课甚至关乎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课程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刚接触生物,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初中的学生教为活跃,这就给实验课的课堂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如何管理实验课堂,成为每个生物教师的思考。以下就如何开展初中实验课,以及如何进行实验课堂管理作了简单思考。
首先,实验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例如,在上初一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实验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参考书本完成实验册有关实验步骤的填空题,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在下一节课才让学生到实验室去动手做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对显微镜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实验过程中就能顺利地按照步骤去完成,也免去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边看书边动手的麻烦,就能很好地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动手实验。再如,在学习“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这两个实验时,我首先是利用一节课把有关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知识给学生讲清楚,并把实验步骤和相关的注意事项讲清楚,再安排下一节课一起完成这两个实验。这样就能保证学生能在充分掌握了有关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知识情况下进行实验,心中熟记相关的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其次,实验课前培养,训练小组长。每个班挑选6个小组长,专门负责该小组的纪律以及小组成员的实验掌握能力。也就是在课前先让小组长练习一次实验步骤,教师进行指导,指出错误之处,让小组长充分掌握实验步骤,熟记实验成功关键,再安排小组长在上实验课时指导、帮助其他同学顺利完成实验任务。这样一来,不仅促使了小组长非常认真地做实验,提高小组长的实验能力,还能帮助、激励其他同学共同进步。此外,最重要的是小组长可以在实验过程中管理好组员,把教师的管理范围极大地减少了,起到了很好的管理办法。这样一来,实验课堂的管理就达到很好的效果。
再次,实验课进行中教师应及时巡视、指导,及时管理。由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因此较易出现课堂纪律松懈,甚至部分学生浑水摸鱼,趁机随意讲话做小动作等。教师应该及时巡视整个实验室,及时提醒这些学生认真完成相关实验,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实验上来,同时,如果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疑问,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寻找解决方案,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这个实验时,由于小鱼会乱动乱跳,把小鱼放在培养皿中,并使小鱼安静下来会比较困难,个别女生会比较激动,会发出尖叫声导致课堂出现轰动,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制止并教给学生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实验。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学生较难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来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先细心寻找到毛细血管,再通过血流方向判断三种血管。另外,在实验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实验安全。
最后,教师要及时对实验课进行小结。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掌握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其中,实验完成后的小结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进行系统的解答。小结也可以让小组长发言,小结本组的实验收获等等。教师应该及时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不仅仅从动手实验方面表扬,还应该从纪律方面进行表扬,这样一来,学生小组之间就能形成良性竞争,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难点,管理好实验课堂直接影响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教学心得,还极需更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沟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共同寻求更好的管理方法。